南开大学学生的“山寨版人代会”


   会议是假的,议题却是真的——为了“体验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”,南开大学的一个班级突发奇想,举办了一次全国人大会议的“模拟会”。全班118名成员中有110人充当“人大代表”,8人以列席人员、工作人员等身份出现。

  他们努力使这场会议接近于镜头里的人民大会堂内的场景。4月8日8时许,身着黑色正装的“人大代表”伴着迎宾曲步入南开大学伯苓楼报告厅。当“委员长”宣布会议开幕时,全体起立,国歌奏响。

  “委员长”是南开大学经济系2009级本科生团支部书记范晓玥。这名大二学生说,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给了班委启发:能否模拟召开一次人大会议,作为团支部的团日活动?

  她说,很多人以为大学生不问世事,其实,两会的重点议题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履职表现,都是校园里的热门话题。“模拟人代会”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时事,强化“以国家发展为己任”的意识。

  这个想法得到了多数班级成员的赞同,但也有人担心,会不会开得冗长乏味,充斥着空话套话?

  全班最终达成共识:一定要言之有物。学生首先分头去调研社情民意,再以“人大代表”的身份向大会反映问题。主题就叫“议国是模拟人大,论经济关注民生”。

  虽然明知会议是假的,但这些大学生还是为它郑重其事地准备了一个月。班委成员甚至通宵研究过人大制度,并专门召开班会,让大家学习关于人大的基础知识。

  与真正的人大会议不同,这些大学生尝试按照界别而非地域划分代表团。“人大代表”分布在就业、交通运输业、金融业、文化通信、教育医疗5个代表团,规模最大的是“就业代表团”,共有下岗职工、白领、农民工、企业家、公务员5类群体“代表”。

  会议的议程主要是听取和表决各代表团的“议案”。范晓玥“委员长”介绍说,“议案”共有43份,其中有11份在会上得到阐述。“委员长”工作报告用时不到1分钟,符合会议精简的要求。

  每位发言者都要在3分钟内说明“议案”。为了这短短3分钟的表现,过去的一个月里,叶青和两名同学跑到学校食堂和小吃摊,到处寻找下岗职工。

  他还记得一开始是这样问食堂师傅的:“请问您是下岗职工吗?”这位师傅不高兴地回答:“你找我们领导去吧。”

  “以前这样的调研做得不多”,叶青说。但后来,他们写出了自己的调查报告,提出了改变下岗职工再就业中介方式的建议,颇有收获。

  在治理交通拥堵、加强农村小额信贷监管、改革医疗卫生体制等问题上,大学生们都提出了自己的“议案”。范晓玥说,议题是同学们自己想出来的,都是全国两会的热点,要想在这些问题上支招,同学们只能结合所学,多下工夫调研和思考。为了调研,有的同学甚至辗转找到了山西“煤老板”。

  他们还增设了人大会议上没有的环节,每份“议案”阐述之后,其他代表自由提问。有“农民工代表”问“公务员代表”:政府该怎样解决农民工的弱势地位问题;自称压力巨大的“白领代表”则质问“企业家代表”:“打算怎样让我们致富”。问答都是即兴的,有的“代表”在台上从容应答,有人紧张得声音发颤,也有人被问得答不上话。

  大会对于“议案”采取了举手表决的方式。虽然11份“议案”全部通过,但每一份都有反对票,最多的一份有10人反对。这是主办方希望看到的,“我们希望有讨论,有质疑,不想大家一片叫好声。”范晓玥对记者说。

  这场会议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了所有程序,比预定议程提早了40分钟。

  应邀列席会议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贾义猛说,人代会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平台,通过“模拟人代会”,学生对人大的运行有所关注,有所了解,并且在此过程中调查研究,建言献策,得到了锻炼。他认为,学习、体验民主实践,对青年学生而言非常重要。